帮助中心

 

中国人"拜金"的毛病,为啥还是改不了?

 

 

近日来,随着国际金价不断暴涨,同时也正好处于春节前,人们对黄金的追求也更加狂热起来,甚至有人一口气买了8公斤金条用作投资储备,大家对黄金的关注和热情还是那么高涨。

 


 

其实在生活中,我们总是会对“金”这个字特别感兴趣,像“春宵一刻值千金”、“男儿膝下有黄金”等等,但黄金在我们的生活中,应用并不算广泛,那为什么张口闭口都离不开“金”呢?

 

从皇帝流传下来的“毛病”

真要追溯起来,其实这事还要怨古代的皇帝。中国几千年来那么多皇帝,要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,那肯定是怕死。我们都知道古人迷信,而唐朝的皇帝绝对是最迷信的。

 


 

他们不仅相信世界上有长生不老之术,要经常吃各种炼制的仙丹,还对黄金白银做的餐具情有独钟,认为就算仙丹没什么效果,靠着金碗也能永远活着。

 


 

然而,有梦想是好的,现实却是相当残酷。唐朝的皇帝们并没有永远的活下来,甚至还有几位因为吃仙丹中毒嗝屁了,而那些金银碗,虽然没有帮他们长生,但却没有消失,反而越发受到推崇!

 


 

唐代时有规定:一品以下,餐具不能用金;六品以下,不能用银,所以后来黄金白银就成了身份的象征,所以在古代,能用得起金碗吃饭的,可不只是有钱,还有面子、有地位。

 


 

我们都知道,金黄色是古代帝王们专用的颜色,而唐朝正是第一个把金色列为皇家专属颜色的时代,也是从那以后,有样学样的老百姓们,自然是对金黄色的金子大感兴趣,把它当成了吉祥物。

 


 

不过话说回来,人们追捧黄金,也不单单是因为唐朝的皇帝喜欢金器,当然还因为黄金稀少珍贵,是个值钱的玩意儿,佩戴上这种亮晶晶的金属,也让人觉得特别漂亮、特别有面子。

 


 

甚至人们在死了以后,也要用大量的黄金陪葬,一方面是出于喜爱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舍不得,打算等自己到了阴间,还能继续享受黄金的滋润。

 


 

所以人们喜欢黄金,可是老祖宗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传授下来的,而这个“拜金”的毛病,恐怕是很难改了吧!

 

俗的从来都不是黄金

有人或许会说黄金俗气,倒也是,当我们看到黄金,第一个想到的估计都是一块块的金子,没有丝毫美感可言,但当我们看到那些精美的黄金制品时,还会觉得俗气吗?

 

 


2018年熊猫金币和2017年熊猫双金属币

 

从1981年以来发行的熊猫金币,凭借自身憨态可掬的国宝形象、精致的贵金属雕琢工艺,成为闻名世界的贵金属艺术品,尤其是近几年发行的熊猫精制金币,每一丝毛发都纤毫毕现,让人赞叹不已。

 



 

还有近年备受推崇的吉祥文化系列金币,通过抛光、磨砂、喷绘、镶嵌等多种工艺,把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,虚实相生的图案风格也令人侧目。

 


2017年吉祥文化金币

 

临近春节,最值得一提的当然就是贺岁银币了,虽然并不是黄金材质,但同属于贵金属,和黄金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从2014年第一枚贺岁银币发行,其图案主景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联系性和渐变性,这都是贵金属的独特之美。

 


2018年贺岁币和2017年贺岁币

 

面对这些如此精美的金币,又怎么会觉得黄金俗气呢?倒不如说,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,以及对黄金的喜爱,才赋予了黄金如此丰富精彩的内涵变化,我们的“拜金”,正是文化的一部分!

 

黄金收藏的变化

随着社会发展,在黄金收藏的性质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,像几年前,人们购买黄金的主要途径还是集中在线下的展柜,购买人群也都年纪偏大。

 

到了这几年,线上网购就成了主流,黄金也从单纯的金条转变成了更加精美的金银制品,像金银币、金银章等,年轻人成为黄金的主要消费群体。

 


 

 

消费人群的年轻化,促进了黄金设计感和文化内涵的提升,黄金市场也会越发繁荣,良好的环境影响到黄金的保值增值,良性循环之下,未来贵金属的投资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。

 

 

 

 

东方收藏您身边的投资收藏专家

 

典藏专线:400-821-0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