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
 

丑了700多年的书法,人到中年,才读出了其中的味道……

 

 

中国书法史上那么多辉煌的作品,虽然说不上人人都能读懂,但绝大多数倒也是人见人爱,不为别的,就是看起来舒服,但有一个人的作品却例外,就是元朝的杨维桢。

 


 

杨维桢的书法,用我们老百姓的评价来说,就是丑!怎么看都别扭,怎么看都不像书法,可以说是毫无美感了,然而就是这样一堆“丑书”,却被几百年来的书法家们奉为至宝。

 

人到中年才读出的味道

 

古拙、老辣,是我们形容资历丰富之人的赞誉,大道至简、大智若愚,就像那句话说的: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杨维桢的“丑书”,却被那些经风历雨后的人看出了端倪。

 


 

杨维桢是元末明初时的书法家,以行草著称,史书里称其“笔势岩开”,有“大将班师、三军奏凯、破斧缺牖、例载而归”之势,然而在很多人眼里却算不上好看,可是等人到中年,却读出了其中的味道。

 


 

所以有人说,读懂杨维桢,也就人到中年了。好的书法,技法纯熟、格调高雅、气韵生动、特色鲜明。看书法就像看人,年轻时重外表,中年后重内心,相比较秀外慧中的簪花小楷,还是这“丑书”最合人心。

 


 

元朝的书坛一直都是赵孟頫一家独大,他的书法秀外慧中、遒媚秀逸,然而杨维桢却以一笔“丑”字,异军突起,牢牢占据了书法界一席之地,可以说,元朝要是少了杨维桢的“丑”,那元朝也就不完整了。

 


 

艺术之美,从来不是只有一条标准。据唐代《二十四诗品》记载,就有豪放、含蓄、冲淡、纤秾、绮丽、自然之分。杨维桢走的不是寻常路,他以无招之招、无法之法,炼成了一代宗师。

 

杨维桢的“丑拙”

 

杨维桢的丑拙之书不是求学求来的,而是自己从生活自然中悟出来的。刚一懂事,他父亲就把他关在了铁崖山上的万卷藏书楼里,梯子撤掉,吊绳送饭,如此读书五年,至此满腹经纶、日记千言,基础不可谓不结实。

 


 

同时,杨维桢还专研写作,废寝忘食,诗文戏曲多有建树。他的诗,史称“铁崖体”,他的文,史称“文章巨公”,他的音,被赞誉为“铁笛一声吹雪散,碧云飞过岳阳楼”,人称“铁笛道人”。

 


 

这样一个学富五车的大才子,还是位个性倔强、不逐时流的奇人。他家的门上写着“客至不下楼,恕老懒;见客不答礼,恕老病;客问事不对,恕老默;发言无所避,恕老迂;饮酒不辍车,恕老狂”,随性自然、毫不做作。

 


 

面对贫贱而有才德之人,礼之如师;面对富贵而无才德之人,白眼相对。元末张士诚占据吴中,权势滔天,江南名士竞相投靠。

 

而杨维桢,八抬大轿都请不去,还赋诗嘲讽他,“山中岁岁烽烟起,海上年年御酒来。如此烽烟如此酒,老夫怀抱几时开。”

 


 

这般才华横溢真性情、放浪形骸境界高的奇人,形成这般奇崛峭拔、狷狂不羁、不为世俗所困、不和俗人同污的“丑”,又有什么奇怪呢?

 


 

 

见字如见人,人奇字亦奇,杨维桢的书法,不是能用世俗的眼光看懂的,那骨子里的荡气回肠,就像一碗刚端出锅的酸辣汤,鲜辣爽口,让人在烟云缭绕的俗世里,提神醒脑。

 

 

 

 

东方收藏您身边的投资收藏专家

 

典藏专线:400-821-0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