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
 

传世名画告诉你:八百年前的儿童都玩些什么(组图)

今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!不管咱的年龄有多大,只要有颗童心,儿童节就是我们每个人的!

 

 

 

有人考证出“玩具”一词产生于宋代,玩具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普遍出现于市场,也是在宋代。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,宋代的儿童们都玩儿些什么吧。

 

“推枣磨”

 


 

(苏汉臣《秋庭戏婴图》局部)

 

 

图中一对小姐弟正趴在圆墩上玩小游戏,这游戏叫“推枣磨”,玩具是自制的:一枚鲜枣削去半边,露出枣核,用三根小木棍插在枣上,作三足立于桌上,枣核朝上;另用一根细竹蔑,两端各插一枚小枣,再将竹蔑小心翼翼搁在枣核上,轻轻一推,便会旋转不已。


一个圆墩上面也堆放着几个小玩具:人马转轮、八宝纹纸格、玳瑁盘、小陀螺、红色佛塔棋盒,地上还散落了一对小铙钹。

 

图上的小佛塔,宋人又称之为“宝塔儿”,一般为陶土烧制。宋代用陶土炼制的玩具很多,如泥娃娃、泥建筑模型,统称“山亭儿”。

“千千车”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陀螺,至于“打娇惜”,便另一种搁地上旋转、用鞭子抽打的陀螺。

 


(传苏汉臣《婴戏图》)

 

图像下端,那两名孩子玩的就是“打娇惜”。他们上方的地上,还有一辆制作颇为精致的玩具车。


木偶戏

 

宋朝社流行木偶戏,宋人称之为“傀儡戏”。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,也被制成了儿童玩具。

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传为宋人的《傀儡婴戏图》,便描绘了四名童子在表演“悬丝傀儡”。



(传宋人《傀儡婴戏图》)

 

另一幅传为苏汉臣所绘的《侲童傀儡图》(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),则画了三名表演“杖头傀儡”的儿童。



 

(传苏汉臣《侲童傀儡图》)

 

 

皮影戏

 
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《百子嬉春图》中(作者苏汉臣),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玩“悬丝傀儡”。

图的中间还有一个孩子在学演皮影戏。皮影也是宋朝儿童很喜爱的节目,每年元宵节,东京的“每一坊巷口,无乐棚去处,多设小影观棚子,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,以引聚之” ,在巷口设小棚子,放皮影戏,吸引小孩子。

 

 

传苏汉臣《百子嬉春图》

 

 

滑梯,竹马

 

说起滑梯,不能不提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《婴戏图》,这一图像史料无可辩驳地证实,早在宋元时期,已经出现了供儿童玩耍的滑梯设施。


元人《婴戏图》

 

这幅《婴戏图》还画了两名小孩在骑竹马,宋代的竹马制作精致,有了或木刻或纸糊的“马头”。竹马是古时很常见的玩具,李白诗中便有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”的描述。


原来现代的诸多玩具源起于古代,艺术收藏品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收藏,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习俗的延续。

 

 

东方收藏您身边的投资收藏专家

 

典藏专线:400-821-0007